center
  China Conservatory of Music

中国音乐学院


1月 25年
院校概述 · 招生简章 · 公告汇总 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北京市


  中国音乐学院(China Conservatory of Music)位于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是以国学为根基,独具中国音乐教育和研究特色,培养从事中国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音乐学府,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球音乐教育联盟”秘书处学校、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关于中国音乐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线上复试安排的通知(港澳台、留学生)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3月19日


一、线上复试考生范围

参加线上复试的考生,包括所有港澳台考生、所有留学生考生。


二、考试内容

所有参加线上复试的考生,按照《中国音乐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复试考试要求及内容(港澳台、留学生)》参加考试。考生所交作品、文章、资料、考试费等,不论参加考试与否,均不予退还。


、考试时间

作曲系:2月26日下午,具体考试时间电话通知,请保持电话畅通。

其他系:2月20日-2月21日(截止21日16:00)。


四、考试方式

作曲系(腾讯会议APP)

作曲系考生,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腾讯会议APP)考试。

1.考生须提前在终端设备(电脑、手机等),下载安装“腾讯会议”APP,并自己完成音频、视频测试。

2.进入考场时,请将腾讯会议APP中“您的名称”改为考生真实姓名,进入考场后,考生应开启视频、非静音。面试结束后,考生应立即退出考场。

3.考试开始前考生须出示身份证,以备评委核查身份。考试过程中,只允许考生1人在场,考生不得离开画面。问答时,须拍摄到考生正面。

4.考生须在考试期间保持手机畅通,以便考务人员及时沟通联系。

其他系(小艺帮APP)

所有参加线上复试的考生(除作曲系考生),采用录制视频并提交的方式(小艺帮APP)考试。

1.线上考试采取“双机位”(分别录制考生和考试场景),请考生提前准备两台手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电量、内存充足。请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主机位(录制考生)和辅机位(录制考试场景)的录制和上传,不按要求录制提交视频等导致不能完成线上考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请考生提前仔细阅读《小艺帮APP4.0版本用户操作指南》,及时完成注册、认证等环节。确认考试、考前练习和模拟考试功能,将于2023年2月19日开放。

3.在正式视频录制前,考生可进行考前练习和模拟考试,演练考试过程。正式考试中该科目最多只能录制3次,录制完成后,选择其中最满意的1个视频上传。考前练习不限次数,也不需要提交录制视频。模拟考试与正式考试的流程完全一致,有严格的考试时间限制,模拟考试视频也可提交,但是模拟考试视频不作为评分依据。

4.模拟考试与正式考试在录制视频前均需先进行人脸验证,请考生务必根据语音提示进行人脸验证,不要化浓妆、戴美瞳、头发遮挡额头和耳朵等,验证时调整好光线,不要出现高曝光的情况,保证人脸清晰,避免人脸识别失败。

5.各科目线上考试须严格按照专业考试要求及内容录制。画面中考生中途不得离开拍摄范围,不得随意切换拍摄角度,录制全程不得美化、修饰人像,须保持声像同步。视频若未按照拍摄要求进行录制,将根据实际影响程度酌情减分直至取消考生所考科目的成绩。

6.线上考试结果的查询时间,我校将另行通知。请考生及时关注中国音乐学院本科招生信息网。

温馨提示:

请考生务必在正式考试开始前,完成注册登录、人脸验证、签署《考生承诺书》等操作(建议考生进行模拟考试),以免影响正常考试。如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录制与提交) 视为缺考。


、复试缴费和自报曲目

港澳台考生线上复试无需缴费,留学生考生线上复试缴费请咨询国际交流中心(国际交流中心邮箱zyywb@126.com)。

考生无需填写曲目,在小艺帮app正式考试录制视频时,开始奏唱前需自报考试曲目,所用时长计算在总时长内。


、咨询与信息发布

1.中国音乐学院招生咨询邮箱:

ccmzhaosheng@163.com

2.中国音乐学院招生咨询电话:

010—84097200 (2月18日-2月23日 9:00-17:00受理电话咨询)

3.复试结果、录取结果等查询的时间,我校将另行通知。请考生持续关注中国音乐学院本科招生信息网。




41 01/A
院校简介

资料来源: 中国音乐学院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中国音乐学院于1964年建立,素有“中国音乐家的摇篮”“中国音乐的殿堂”的美誉。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国学为根基,独具中国音乐教育和研究特色,培养中国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表演等专门人才;以“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为办学理念,倡导和建设“中国乐派”,是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校、“全球音乐教育联盟”秘书处学校。

  中国音乐学院是中国音乐表演艺术研究全球唯一双导师制博士培养单位,拥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士学位;建有“音乐与舞蹈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专业分布为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三大类,设有音乐学系、作曲系、指挥系、声乐歌剧系、国乐系、钢琴系、管弦系、音乐师范教育中心、艺术管理系9个教学系部,另设有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生院、考级艺术中心(美育中心)和附属中学,形成了以中国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表演为一体的多层次教学体系。

  学校名师荟萃,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各学科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由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各专业协会会长、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拔尖人才等构成的众多人才储备。

  为国家级“中国民族声乐教学团队”、国家级“中国民族器乐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市重点学科、承担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等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建校以来,学校凝聚和培养了众多在业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音乐名师和人才,向海内外输送各专业优秀毕业生近万名。

  坚持开放办学方针,与三十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促进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为中国音乐的继承、发展和弘扬做出重要贡献。

  学校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学科发展、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结构、校园综合治理的改革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探索独立自主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引领世界音乐教育的前进方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高等音乐学府。


资料来源:中国音乐学院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1年6月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北京市面向港澳台招生院校鏈接





   本頁引用教育相關官網及大學官網一些資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具體信息請以官網公布為準。



大学 - 校徽


image

中国音乐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港澳台考生)

中国音乐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港澳台考生)

中国音乐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港澳台考生)

中国音乐学院2021年招收香港、澳门、台湾籍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关于中国音乐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线上复试安排的通知(港澳台、留学生)

中国音乐学院招收和培养港澳台侨学生的暂行规定(2023年)

官網鏈接


center

大學概況


中文名
中国音乐学院
外文名
China Conservatory of Music
简    称
国音
创办时间
1964年
办学性质
公办高校
学校类别
艺术类
学校特色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
省部共建大学
学校特色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主管部门
北京市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王旭东、院长:王黎光
院系设置
11个教学单位
校    训
仁爱、诚信、博学、精艺
校    歌
《中国音乐学院校歌》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翔路1号
院校代码
10046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 仁爱、诚信、博学、精艺 」

版權聲明
 
註:點擊學校名稱進入院校本站主頁,查看院校詳情、报考公告、简章目錄等。(共計:428所,更新:2025年4月22日)

 

最新高考汇总

2025年
招生院校

2025年4月22日

2025年
本科生招生

2025年1月15日

2025年
研究生招生

2025年1月10日

2025年
报考指南

2025年1月10日
To Top